视点 | 有效辩护之----存疑不起诉
- 分类:专业文章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4-18 08:5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存疑不起诉,又称证据不足的不起诉。 在笔者办理的一起诈骗案件中,检察机关严把证据关,对案件作出证据不足不起诉----即存疑不起诉。 一、案情简介 经侦查查明,刘某某、王某某等11人预谋到某某彩印公司收购废旧铝板材,通过在地磅上做手脚,对彩印公司实施诈骗,并约定所得赃款11人平分。2019年12月20日,刘某某等11人乘车到彩印公司附近,由刘某某到彩印公司商谈收购废旧铝板事宜,经协商,收购价格为1.8万元每吨,第二天刘某某一方来车拉货。刘某某三人又到彩印公司附近的过磅处,与地磅老板商定,给地磅老板4000元的好处费,地磅老板同意他们在地磅电子显示器上安装作弊设备。 第二天到彩印公司装货后去地磅处过磅。过磅时,王某某等人使用遥控器操纵地磅电子显示器,称重为8吨,应支付货款14.4万元,刘某某等人要求现金支付,彩印公司要求将货款存入公司账户,公司会计陪同刘某某等人到银行存款。期间,刘某某等人催促货车司机赶快离开,货车司机驾车行驶不远,即被彩印公司拦截回来。当日13时,彩印公司带着货车司机到过磅处复磅,王某某再次使用遥控器操纵地磅,称重仍为8吨左右,复磅完毕后,彩印公司仍拒绝让货车司机驾车离开。刘某某等人担心事发逃离现场。 第三天又重新称重,显示车内货物重量为24.44吨,两天的承重量差16.44吨,经价格认定中心鉴定,废旧铝板材市场回收价为每吨9000元,因此,认定刘某某务等人诈骗金额为7.596万元。 据彩印公司人员证实,此前刘某某等人来彩印公司买过废旧铝板,因怀疑刘某某等人在称重上作弊,彩印公司一直想找刘某某等人算账。此番刘某某等人再次联系,彩印公司想不动声色利用这次交易揭穿刘某某等人,挽回损失,故而才有了以上的交易过程。案发后,刘某某等人以数倍于涉案金额的赔偿金,与受害单位达成赔偿谅解协议。 综上,认定刘某某等11人行为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涉嫌诈骗罪,移送审查起诉。 二、处理结果 被不起诉人刘某某不符合起诉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5条第4款规定,决定对刘某某不起诉。 三、案件分析 辩护人指出,《起诉意见书》认定刘某某等11人诈骗金额7.596万元,犯罪金额的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涉案货物的重量存疑,犯罪金额的认定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本案侦查机关根据2019年12月21日与2019年12月22日称重差额作为犯罪数量,但是在卷证据无法证实涉案货物在多次称重中保持着同一性及固定性,在无法证实称重重量差额具有确定性的情况下,亦无法保证涉案金额计算的确定性。 彩印公司的员工和货车司机的证言均证实:2019年12月21日货车司机驾驶车辆被拦截回到彩印公司后,货车司机停车外出吃饭,期间涉案车辆就放在彩印公司院内,后货车司机又根据彩印公司员工的指示将车辆停放在彩印公司办公楼门前监控下,直到2019年12月22日上午,涉案车辆及货物才被第三次过磅称重。因此,自2019年12月21日货车司机外出吃饭至2019年12月22日上午,期间涉案车辆及货物一直停放于受害公司院内,且处于无人看管状态,彩印公司未提供监控录像证实涉案车辆与涉案货物的存放情况。虽有两名员工证实涉案车辆内的货物没有动过,但无客观证据予以佐证。且两名证人系受害公司员工,与本案具有利害关系,其证言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其客观性及真实性存疑。 因此对犯罪金额的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在不能排除合理怀疑的情况下,证据存疑,应当作对被告人有利的解释。建议对刘某某作不起诉处理。 四、“存疑不起诉”的法律规定 存疑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于经过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刑事诉讼法》第175条第4款规定: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案件经过两次补充侦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确定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属于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 1、据以定案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 2、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 3、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4、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而无法排除的。
视点 | 有效辩护之----存疑不起诉
【概要描述】
存疑不起诉,又称证据不足的不起诉。
在笔者办理的一起诈骗案件中,检察机关严把证据关,对案件作出证据不足不起诉----即存疑不起诉。
一、案情简介
经侦查查明,刘某某、王某某等11人预谋到某某彩印公司收购废旧铝板材,通过在地磅上做手脚,对彩印公司实施诈骗,并约定所得赃款11人平分。2019年12月20日,刘某某等11人乘车到彩印公司附近,由刘某某到彩印公司商谈收购废旧铝板事宜,经协商,收购价格为1.8万元每吨,第二天刘某某一方来车拉货。刘某某三人又到彩印公司附近的过磅处,与地磅老板商定,给地磅老板4000元的好处费,地磅老板同意他们在地磅电子显示器上安装作弊设备。
第二天到彩印公司装货后去地磅处过磅。过磅时,王某某等人使用遥控器操纵地磅电子显示器,称重为8吨,应支付货款14.4万元,刘某某等人要求现金支付,彩印公司要求将货款存入公司账户,公司会计陪同刘某某等人到银行存款。期间,刘某某等人催促货车司机赶快离开,货车司机驾车行驶不远,即被彩印公司拦截回来。当日13时,彩印公司带着货车司机到过磅处复磅,王某某再次使用遥控器操纵地磅,称重仍为8吨左右,复磅完毕后,彩印公司仍拒绝让货车司机驾车离开。刘某某等人担心事发逃离现场。
第三天又重新称重,显示车内货物重量为24.44吨,两天的承重量差16.44吨,经价格认定中心鉴定,废旧铝板材市场回收价为每吨9000元,因此,认定刘某某务等人诈骗金额为7.596万元。
据彩印公司人员证实,此前刘某某等人来彩印公司买过废旧铝板,因怀疑刘某某等人在称重上作弊,彩印公司一直想找刘某某等人算账。此番刘某某等人再次联系,彩印公司想不动声色利用这次交易揭穿刘某某等人,挽回损失,故而才有了以上的交易过程。案发后,刘某某等人以数倍于涉案金额的赔偿金,与受害单位达成赔偿谅解协议。
综上,认定刘某某等11人行为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涉嫌诈骗罪,移送审查起诉。
二、处理结果
被不起诉人刘某某不符合起诉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5条第4款规定,决定对刘某某不起诉。
三、案件分析
辩护人指出,《起诉意见书》认定刘某某等11人诈骗金额7.596万元,犯罪金额的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涉案货物的重量存疑,犯罪金额的认定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本案侦查机关根据2019年12月21日与2019年12月22日称重差额作为犯罪数量,但是在卷证据无法证实涉案货物在多次称重中保持着同一性及固定性,在无法证实称重重量差额具有确定性的情况下,亦无法保证涉案金额计算的确定性。
彩印公司的员工和货车司机的证言均证实:2019年12月21日货车司机驾驶车辆被拦截回到彩印公司后,货车司机停车外出吃饭,期间涉案车辆就放在彩印公司院内,后货车司机又根据彩印公司员工的指示将车辆停放在彩印公司办公楼门前监控下,直到2019年12月22日上午,涉案车辆及货物才被第三次过磅称重。因此,自2019年12月21日货车司机外出吃饭至2019年12月22日上午,期间涉案车辆及货物一直停放于受害公司院内,且处于无人看管状态,彩印公司未提供监控录像证实涉案车辆与涉案货物的存放情况。虽有两名员工证实涉案车辆内的货物没有动过,但无客观证据予以佐证。且两名证人系受害公司员工,与本案具有利害关系,其证言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其客观性及真实性存疑。
因此对犯罪金额的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在不能排除合理怀疑的情况下,证据存疑,应当作对被告人有利的解释。建议对刘某某作不起诉处理。
四、“存疑不起诉”的法律规定
存疑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于经过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刑事诉讼法》第175条第4款规定: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案件经过两次补充侦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确定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属于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
1、据以定案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
2、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
3、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4、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而无法排除的。
- 分类:专业文章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4-18 08:50
- 访问量:
存疑不起诉,又称证据不足的不起诉。
在笔者办理的一起诈骗案件中,检察机关严把证据关,对案件作出证据不足不起诉----即存疑不起诉。
一、案情简介
经侦查查明,刘某某、王某某等11人预谋到某某彩印公司收购废旧铝板材,通过在地磅上做手脚,对彩印公司实施诈骗,并约定所得赃款11人平分。2019年12月20日,刘某某等11人乘车到彩印公司附近,由刘某某到彩印公司商谈收购废旧铝板事宜,经协商,收购价格为1.8万元每吨,第二天刘某某一方来车拉货。刘某某三人又到彩印公司附近的过磅处,与地磅老板商定,给地磅老板4000元的好处费,地磅老板同意他们在地磅电子显示器上安装作弊设备。
第二天到彩印公司装货后去地磅处过磅。过磅时,王某某等人使用遥控器操纵地磅电子显示器,称重为8吨,应支付货款14.4万元,刘某某等人要求现金支付,彩印公司要求将货款存入公司账户,公司会计陪同刘某某等人到银行存款。期间,刘某某等人催促货车司机赶快离开,货车司机驾车行驶不远,即被彩印公司拦截回来。当日13时,彩印公司带着货车司机到过磅处复磅,王某某再次使用遥控器操纵地磅,称重仍为8吨左右,复磅完毕后,彩印公司仍拒绝让货车司机驾车离开。刘某某等人担心事发逃离现场。
第三天又重新称重,显示车内货物重量为24.44吨,两天的承重量差16.44吨,经价格认定中心鉴定,废旧铝板材市场回收价为每吨9000元,因此,认定刘某某务等人诈骗金额为7.596万元。
据彩印公司人员证实,此前刘某某等人来彩印公司买过废旧铝板,因怀疑刘某某等人在称重上作弊,彩印公司一直想找刘某某等人算账。此番刘某某等人再次联系,彩印公司想不动声色利用这次交易揭穿刘某某等人,挽回损失,故而才有了以上的交易过程。案发后,刘某某等人以数倍于涉案金额的赔偿金,与受害单位达成赔偿谅解协议。
综上,认定刘某某等11人行为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涉嫌诈骗罪,移送审查起诉。
二、处理结果
被不起诉人刘某某不符合起诉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5条第4款规定,决定对刘某某不起诉。
三、案件分析
辩护人指出,《起诉意见书》认定刘某某等11人诈骗金额7.596万元,犯罪金额的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涉案货物的重量存疑,犯罪金额的认定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本案侦查机关根据2019年12月21日与2019年12月22日称重差额作为犯罪数量,但是在卷证据无法证实涉案货物在多次称重中保持着同一性及固定性,在无法证实称重重量差额具有确定性的情况下,亦无法保证涉案金额计算的确定性。
彩印公司的员工和货车司机的证言均证实:2019年12月21日货车司机驾驶车辆被拦截回到彩印公司后,货车司机停车外出吃饭,期间涉案车辆就放在彩印公司院内,后货车司机又根据彩印公司员工的指示将车辆停放在彩印公司办公楼门前监控下,直到2019年12月22日上午,涉案车辆及货物才被第三次过磅称重。因此,自2019年12月21日货车司机外出吃饭至2019年12月22日上午,期间涉案车辆及货物一直停放于受害公司院内,且处于无人看管状态,彩印公司未提供监控录像证实涉案车辆与涉案货物的存放情况。虽有两名员工证实涉案车辆内的货物没有动过,但无客观证据予以佐证。且两名证人系受害公司员工,与本案具有利害关系,其证言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其客观性及真实性存疑。
因此对犯罪金额的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在不能排除合理怀疑的情况下,证据存疑,应当作对被告人有利的解释。建议对刘某某作不起诉处理。
四、“存疑不起诉”的法律规定
存疑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于经过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刑事诉讼法》第175条第4款规定: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案件经过两次补充侦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确定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属于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
1、据以定案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
2、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
3、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4、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而无法排除的。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新闻
更多>>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1111号济南华润中心55-56层
邮编:250014
电话:0531-66590815
传真:0531-66590906
邮箱:zhongchenglawyer@163.com
众成清泰(济南)律师事务所 鲁ICP备05025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