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视角 | 单亲家庭里“熊”孩子惹祸谁为被告
- 分类:专业文章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5-13 09:0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案例简述 徐女士与张先生于2007年5月8日结婚,2008年3月2日生育一子张小明。2018年12月3日,双方经法院判决离婚;婚生子张小明由张先生抚养;徐女士于每月3日前支付张小明抚养费3000元;徐女士每月两次探视,每次探视时间为一天,具体日期双方协商。离婚后,徐女士每月按时支付抚养费,但张先生却从来不允许徐女士探视孩子。张先生平时忙于工作,孩子长期由奶奶代为照看,奶奶平时对孩子非常溺爱,导致孩子非常调皮。徐女士急在心里,但却毫无办法。2022年3月22日,张小明在学校把同学许雨新打伤,许雨新起诉张先生、徐女士、张小明及学校,要求张先生、徐女士、张小明及学校赔偿许雨新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精神损害赔偿金、学习辅导等有关费用共计45488元;因受伤部位容易再次出现骨折,保留继续要求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的权利;承担诉讼费用。人民法院通知徐女士参加诉讼。徐女士认为自己离婚已经5年,按照人民法院的离婚判决,孩子由其父亲直接抚养,自己一直未与孩子共同生活,无法行使教育他的权利,且孩子的父亲直接剥夺了其探视孩子的权利。因此,法院通知她与孩子父亲一起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参加诉讼没有法律依据。其本身也是受害者,面对亲生骨肉,不能相见,况且直接抚养照顾孩子的是孩子的奶奶,退一步来讲,即使担责,也应该是孩子父亲与奶奶。 律师观点 首先,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六十七条的规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其监护人为共同被告。具体到本案中,因为张小明在学校打伤了同学许雨新,许雨新有权起诉张小明及其父母。 其次,生父母与子女的权利义务关系基于血缘关系产生,是一种天然的亲权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不取决于父母双方的婚姻状况,以及是否存在直接抚养、教育孩子。徐女士离婚后虽然不直接抚养孩子,但与孩子之间的母子关系并未因此而改变,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未消失,人民法院受理其孩子为被告的健康权纠纷案后,通知其参加诉讼有充分法律依据。 最后,张小明的奶奶尽管实际照顾张小明的日常生活,但因其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因此不应当被列为被告。 法律条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规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六十七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其监护人为共同被告。
民商视角 | 单亲家庭里“熊”孩子惹祸谁为被告
【概要描述】
案例简述
徐女士与张先生于2007年5月8日结婚,2008年3月2日生育一子张小明。2018年12月3日,双方经法院判决离婚;婚生子张小明由张先生抚养;徐女士于每月3日前支付张小明抚养费3000元;徐女士每月两次探视,每次探视时间为一天,具体日期双方协商。离婚后,徐女士每月按时支付抚养费,但张先生却从来不允许徐女士探视孩子。张先生平时忙于工作,孩子长期由奶奶代为照看,奶奶平时对孩子非常溺爱,导致孩子非常调皮。徐女士急在心里,但却毫无办法。2022年3月22日,张小明在学校把同学许雨新打伤,许雨新起诉张先生、徐女士、张小明及学校,要求张先生、徐女士、张小明及学校赔偿许雨新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精神损害赔偿金、学习辅导等有关费用共计45488元;因受伤部位容易再次出现骨折,保留继续要求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的权利;承担诉讼费用。人民法院通知徐女士参加诉讼。徐女士认为自己离婚已经5年,按照人民法院的离婚判决,孩子由其父亲直接抚养,自己一直未与孩子共同生活,无法行使教育他的权利,且孩子的父亲直接剥夺了其探视孩子的权利。因此,法院通知她与孩子父亲一起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参加诉讼没有法律依据。其本身也是受害者,面对亲生骨肉,不能相见,况且直接抚养照顾孩子的是孩子的奶奶,退一步来讲,即使担责,也应该是孩子父亲与奶奶。
律师观点
首先,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六十七条的规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其监护人为共同被告。具体到本案中,因为张小明在学校打伤了同学许雨新,许雨新有权起诉张小明及其父母。
其次,生父母与子女的权利义务关系基于血缘关系产生,是一种天然的亲权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不取决于父母双方的婚姻状况,以及是否存在直接抚养、教育孩子。徐女士离婚后虽然不直接抚养孩子,但与孩子之间的母子关系并未因此而改变,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未消失,人民法院受理其孩子为被告的健康权纠纷案后,通知其参加诉讼有充分法律依据。
最后,张小明的奶奶尽管实际照顾张小明的日常生活,但因其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因此不应当被列为被告。
法律条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规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六十七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其监护人为共同被告。
- 分类:专业文章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5-13 09:02
- 访问量:
案例简述
徐女士与张先生于2007年5月8日结婚,2008年3月2日生育一子张小明。2018年12月3日,双方经法院判决离婚;婚生子张小明由张先生抚养;徐女士于每月3日前支付张小明抚养费3000元;徐女士每月两次探视,每次探视时间为一天,具体日期双方协商。离婚后,徐女士每月按时支付抚养费,但张先生却从来不允许徐女士探视孩子。张先生平时忙于工作,孩子长期由奶奶代为照看,奶奶平时对孩子非常溺爱,导致孩子非常调皮。徐女士急在心里,但却毫无办法。2022年3月22日,张小明在学校把同学许雨新打伤,许雨新起诉张先生、徐女士、张小明及学校,要求张先生、徐女士、张小明及学校赔偿许雨新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精神损害赔偿金、学习辅导等有关费用共计45488元;因受伤部位容易再次出现骨折,保留继续要求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的权利;承担诉讼费用。人民法院通知徐女士参加诉讼。徐女士认为自己离婚已经5年,按照人民法院的离婚判决,孩子由其父亲直接抚养,自己一直未与孩子共同生活,无法行使教育他的权利,且孩子的父亲直接剥夺了其探视孩子的权利。因此,法院通知她与孩子父亲一起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参加诉讼没有法律依据。其本身也是受害者,面对亲生骨肉,不能相见,况且直接抚养照顾孩子的是孩子的奶奶,退一步来讲,即使担责,也应该是孩子父亲与奶奶。
律师观点
首先,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六十七条的规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其监护人为共同被告。具体到本案中,因为张小明在学校打伤了同学许雨新,许雨新有权起诉张小明及其父母。
其次,生父母与子女的权利义务关系基于血缘关系产生,是一种天然的亲权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不取决于父母双方的婚姻状况,以及是否存在直接抚养、教育孩子。徐女士离婚后虽然不直接抚养孩子,但与孩子之间的母子关系并未因此而改变,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未消失,人民法院受理其孩子为被告的健康权纠纷案后,通知其参加诉讼有充分法律依据。
最后,张小明的奶奶尽管实际照顾张小明的日常生活,但因其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因此不应当被列为被告。
法律条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规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六十七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其监护人为共同被告。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新闻
更多>>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1111号济南华润中心55-56层
邮编:250014
电话:0531-66590815
传真:0531-66590906
邮箱:zhongchenglawyer@163.com
众成清泰(济南)律师事务所 鲁ICP备05025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