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研究

Professional Studies

04

2025-07

视点|深度解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执行难”是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在执行阶段,部分被执行人故意规避、抗拒执行,导致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迟迟无法兑现。为破解这一难题,司法机关近年来不断完善惩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行为的规制手段。2025年6月,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25〕8号,下称《意见》)。该《意见》于2025年7月1日起施行,目的在于进一步健全拒执犯罪案件的办理机制,推动解决当前执行难问题。本《意见》共20条,围绕侦查、起诉、自诉、审判各环节,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三方在拒执犯罪案件中的职责分工和协作配合作出具体规范。本文将对《意见》逐条进行分析解读,并结合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探讨实务中可能遇到的难点问题并提出应对建议,重点分析公、检、法三机关的职责分工与协作机制,评析各条款的适用效果和意义。

2025-07-04

03

2025-07

民商视角|股东出资责任的法定红线与脱责陷阱

股东责任的核心在于出资义务的履行和有限责任原则的遵守,在公司已实缴全部注册资本且无抽逃出资等违法行为的情况下,股东原则上不会因公司债务被追加为被执行人并被限高。但在特定情形下可能突破有限责任,承担补充或连带责任。

2025-07-03

03

2025-07

视点|交通肇事罪专题(三):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认定的司法逻辑

交通肇事罪中“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既是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长期争议的焦点,也是关系行为人罪责刑均衡的关键问题。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将“因逃逸致人死亡”作为法定刑升格至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情形,其适用逻辑直接影响量刑公正性与刑法规范目的的实现。本文以邵某肇事逃逸致被害人徐某遭二次碾压死亡案为切入点,结合《刑事审判参考》系列典型案例与学说争议,从四个维度解构“逃逸致人死亡”的司法认定逻辑:其一,逃逸前行为是否需构成交通肇事罪;其二,“逃逸”行为的实质内涵;其三,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的因果关系判定;其四,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的适用边界。通过厘清上述争点,揭示司法实践中如何平衡法益保护与责任主义,为统一裁判尺度提供逻辑支点。

2025-07-03

01

2025-07

港澳法视界|澳门法律制度介绍(一)——《基本法》以及基本司法制度

随着山东与港澳在多领域经贸合作开展合作交流的不断加强与增多,以及“港澳山东周”等活动的顺利举办,山东与港澳之间的合作机遇越来越多。在深化经贸合作的过程中,了解港澳地区的法律制度与营商环境成为关键 —— 不同法域的法律体系差异、跨境交易的合规要求、争议解决机制的选择等,均对合作项目的落地与推进产生深远影响。为此,笔者将对香港澳门的法律制度撰写系列文章,系统梳理两地法律框架与实践规则,为山东企业拓展港澳市场提供精准的法律参考,助力跨境合作在合规轨道上行稳致远。

2025-07-01

01

2025-07

视点|浅析债权人向未足额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主张权利的法律相关探讨

2013年公司法修订引入认缴出资制度,长期以来,认缴制的推广在降低设立门槛、鼓励创业投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股东拖延或拒绝实缴出资、公司资本虚高、债权人追偿困难等问题,新《公司法》于2024年7月1日施行,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认缴出资制度进行了多项调整,尤其是对未实缴出资情形下股东责任的界定及债权人权利救济路径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规范。现就新《公司法》前后股东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债权人向公司股东主张其承担法律责任多种情形分析探讨。

2025-07-01

01

2025-07

视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七)项“特别规定”条款的司法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七)项规定:所申请公开信息属于工商、不动产登记资料等信息,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信息的获取有特别规定的,告知申请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根据该规定,实务中对于申请公开的信息涉及工商、不动产登记资料时,已无较大争议。但除该规定明确的两项资料外,还有哪些资料属于该规定中的“有特别规定”?本文旨在结合具体规定及相关案例,对可能属于该条款“有特别规定”范围的信息类型进行归纳总结。

2025-07-01

30

2025-06

视点|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员工通过人脸识别等方式进行打卡考勤吗?

我公司要求员工通过人脸识别方式进行上下班打卡考勤,员工需要录入虹膜、面部识别特征等信息。有员工提出,人脸信息属于其个人信息,有好多账号和银行卡都已经绑定人脸识别信息,万一哪天离职,人脸信息泄露怎么办?因此不愿意接受人脸识别打卡考勤方式。那么,我公司有权强制要求员工必须接受人脸识别打卡考勤吗?

2025-06-30

30

2025-06

视点|董事辞任程序、法律风险及涤除登记之诉解析

在公司治理与运营过程中,董事辞任涉及诸多法律程序与风险问题,妥善处理相关事宜对于保护董事合法权益、维护公司正常运作以及确保市场秩序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现本篇文章根据现行《公司法》以及《公司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对董事辞任程序、法律风险以及涤除登记之诉相关问题进行如下详细阐述。

2025-06-30

30

2025-06

视点|股权转让后原股东法律责任解析:持续性义务与例外情形

在商业实践中,股权转让常被视为股东“金蝉脱壳”的路径,似乎签字交割后便能一身轻松。然而,法律的天平从不会因一纸协议而失衡。股权转让绝非法律责任的终点,原股东仍需承担诸多持续性义务。本文将穿透交易表象,揭示股权转让后原股东不可规避的法律责任边界。

2025-06-30

26

2025-06

视点|发现抵押人擅自处分动产抵押物后的应对策略

动产抵押是金融借贷和担保业务常见的增信手段,但,实践中屡屡有抵押人未获抵押权人同意即擅自处分抵押财产的情况发生。抵押人的这种行为不仅打乱了原有担保安排,导致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可能落空,而且可能使抵押物的受让人卷入纠纷,利益受损。在民法典施行后,动产抵押物转让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抵押财产原则上可自由转让,但抵押权的效力并不因转让而当然消灭。抵押权人如何在抵押物被抵押人擅自转让时维护自身权益,涉及物权保护途径、侵权与违约责任追究等复合法律问题。本文将从未登记的动产抵押和已登记的动产抵押两种情形展开分析,并提出抵押权人的应对策略。

2025-06-26

< 1234...69 >